“十四五”交出外貿“韌性答卷”,引爆出海新模式
8月初,新華社發布了《決勝“十四五” 打好收官戰丨乘風破浪!中國外貿奮力交出“韌性答卷”》,內容如下:
“十四五”期間,中國貨物貿易規模連續跨過5萬億美元、6萬億美元兩個臺階;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穩定在14%和10%以上……經貿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
眼下,“十四五”規劃主要目標指標進入沖刺收官階段。迎難而上、聚力攻堅,以創新優質的產品、多元穩定的市場、搶抓機遇的拼勁,中國外貿在“風高浪急”中乘風破浪,奮力交出一張質量高、成色足的“韌性答卷”。
一、頂壓前行,勇立潮頭破困局
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的戰鼓還未擂響,“義烏制造”已率先“破門”全球市場。據義烏海關統計,2025年上半年,義烏體育用品及設備出口58.6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對美加墨等地的體育用品出口增長12.0%。
申請設計專利、針對不同市場定制產品、借賽事加速品牌出海……“世界超市”義烏從設計端到生產端的全鏈條敏捷響應,恰是我國外貿頂壓前行、化危為機的鮮活例證。
事非經過不知難。這幾年,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升溫,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但我國外貿實現逆勢增長。與“十三五”末的2020年相比,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增長32.4%,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額增長38%,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增長近四成……外貿韌性與活力凸顯。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越是困難大、挑戰多,越能體現我國制度優勢、龐大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優勢,越能展現我國經濟的廣闊潛力、強大韌性和強勁活力,越能彰顯我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
二、以變應變,創新提質強支撐
炎炎夏日,空調、風扇、遮陽傘等“清涼產品”成為熱門出口商品。走進江蘇某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各種型號規格、造型新穎別致的庭院傘整齊排列。
“依托智能化技術,這些可調節角度、帶照明級電動旋轉功能的產品,可實現對不同時段陽光角度的遮蔽,在海外市場很受歡迎。”公司關務負責人說,今年以來,企業的定制戶外遮陽用品已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公司出口貨值近8000萬元,同比增長50%以上。
從拼“量”拼“價”,到競“智”逐“新”,我國外貿經歷了深刻的結構性變革,“質升”“質優”成為顯著標識。
據統計,2024年,貨物貿易中高技術產品出口占比達到18.2%;今年上半年,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2%,連續9個月保持增長,其中自主品牌在高技術產品出口中的占比提升至32.4%。
“中國制造業正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壁壘,在全球價值鏈中完成能級躍升?!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說,電動汽車、船舶、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的崛起重塑了我國出口競爭力,即便面對關稅壓力仍能有效穩住市場。國貨潮品走俏,也讓各國充分感受到中國的生產力、創新力。
走出“舒適區”,培育新增量。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壁壘,以跨境電商、保稅維修、市場采購等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助力各國消費者、生產者“買全球、賣全球”,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引擎。
三、聚焦獨立站,智慧出海再出發
“等不是辦法,得主動找新航道!”山西某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近段時間,為了更好應對外部沖擊,公司果斷開拓歐洲和新興市場。雖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但在安排展會、關稅減讓、優惠貸 款、信用擔保等政策“組合拳”支持下,來自多國的訂單已排到四季度。
在傳統外貿模式之外,獨立站正成為企業智慧出海的重要抓手。通過搭建自主可控的線上平臺,企業可直接觸達全球消費者,擺脫第三方平臺規則束縛,靈活掌握定價權與客戶數據。
從精準定位目標市場、定制品牌營銷方案,到提供個性化服務體驗,獨立站助力企業深耕細分賽道,強化品牌認知度。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外貿企業借獨立站實現 “品牌出海 + 精準獲客” 雙提升,為外貿增長注入新活力,成為連接中國智造與全球市場的高效紐帶。
開放的土地,不懼風浪。王文濤表示,展望“十五五”,將更大力度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壯大創新動能,加大力度擴大進口,加強國際合作,增強貿易韌性,努力構建開放合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國際貿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