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全球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正在不斷提升,這一趨勢反映了全球對可持續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
根據國際能源署發布的《電力年中更新》報告,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首次超過燃煤電廠的發電量。這一轉變標志著全球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外,在強勁經濟增長、極端熱浪頻發以及電動
汽車等電力驅動技術日益普及的推動下,全球電力需求正快速增長。今明兩年,全球電力需求預計將分別增長4%,高于2023年的2.5%。
報告指出,預計明年水力、太陽能、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全球電力供應總量的35%,高于2023年的30%,其中,太陽能
光伏發電量有望創下新紀錄。太陽能發電將滿足全球一半以上的新增電力需求,風能提供另外25%。
國際能源署表示,具體到不同國家和地區,印度由于今夏遭遇嚴重熱浪,預計電力需求將增加8%;歐洲今年的電力需求預計將增長1.7%;美國則因
人工智能(AI)的發展推動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今年用電量將增長3%。
國際能源署表示,全球電力需求飆升反映了電力在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同時也凸顯了極端氣候事件如熱浪給電力系統帶來的挑戰。在世界許多地區,空調使用量的增加已成為推動電力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多個地區遭遇熱浪,進一步加劇了電力系統的壓力。
盡管清潔能源在電力結構中的份額持續上升,但這一過程需要加速,以實現國際能源和氣候目標。他還呼吁各國實施更高的能效標準,以減少因空調等制冷設備需求增加對電力系統造成的負擔。
英國能源智庫“未燒盡的煤”發布的最新報告說,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實現創紀錄增長,助推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
核能)發電量在全球發電總量中占比超過40%。這份題為《2025年全球電力評論》的報告分析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力數據,包括占全球電力需求90%以上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的最新數據,以及對其他國家和地區2024年的估算數據。
報告顯示,202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增量達858太瓦時(TWh),創歷史新高。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創紀錄增長推動清潔能源發電量在全球發電總量中占比達40.9%。太陽能已成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引擎,太陽能發電量在過去三年內翻了一番。
報告還顯示,中國引領了全球太陽能增長。2024年,中國太陽能發電量增加了250太瓦時(TWh),占全球增長量的53%,是第二大太陽能增長國美國的4倍。
水電仍然是最大的清潔能源,占14.3%;其次是核能(9%)、風能(8.1%)和太陽能(6.9%)。生物能源和地熱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貢獻了全球2.6%的電力。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的《2023年世界能源轉型展望》第一卷中統計顯示,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創紀錄地增加了300吉瓦。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量將創新高。其中,太陽能和風能正引領全球可再生能源經濟快速增長。
國際能源署報告預測,今年全球將有3800億美元的投資流向太陽能領域,投資額將首次超過
石油領域的投資。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占今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的2/3。預計到2024年,光伏產業制造能力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1000吉瓦。除了大型光伏電站在全球多個地區投建,小型光伏發電系統也呈快速增加態勢。報告同時預計,隨著新冠疫情期間曾推遲的
風電項目陸續開始推進,今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將大幅反彈,同比增長約70%。